我如此说,以今人之观点,则必斥之曰中国传统婚姻是“封建礼教束缚人性”“礼教杀人”。此种见解,实在是现代国人对祖国传统文化之莫大误解所致。中国文化是大群文化,认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人群而独存。无大群,何来个人?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古今中外的历史,有哪一个人脱离了他所在的社会而实现了“个人利益最大化”?今我国人,受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的影响,总认为国家、社会是个人利益实现的障碍,总认为个人凌驾于大群之上才有平等独立自由,其短视浅薄乃如此。中国古人深谋远虑,所以中国文化特别鼓励每个人都讲求道德,使个人的修养逐渐远离一己之私欲而达于大公无私之境界。此即是《礼记·礼运》篇所说的“天下为公”之意。
但另一方面,其目标虽在大公,而其落脚点却在每一个个人自身。远大美好的理想,必须使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亲身实践才有实现的可能,自立方能立人,己达方能达人。所以中国文化特具独立精神,认为“人皆可以为尧舜”“彼人也,我亦人也,有为者,亦若是”。强调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,从身边事做起,一步步使家庭和睦,邻里和谐,国泰而民安,最终使天下所有民族、所有国家都能和平共处,以达于长治久安、天下太平之目标。这就是中国人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。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”可见,中国人是一种整体的圆融的社会观,既看到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能自抒己性,自尽己才,使每个人之一生都幸福无憾;同时,又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切实保障每一个人的利益和幸福,国家、社会必须要和平、公正、和谐,此为个人利益的前提与基础。有大家,方有小家;有大群,方有个人。此非空话,事实如此。
反映在婚姻家庭上,就是中国文化所说的“礼”。夫妻之间不仅要相亲相爱,还要以礼引导。礼,不仅是礼貌,更重要的夫妻双方要有责任感,包括对家庭、对他人、对社会的责任感,同时夫妻双方还必须具有自尊、独立的人格。
夫妻是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感情最为亲密者,生同室,死同穴。但夫妻间如果仅以感情相维系,则婚姻的基础反而不牢固。任何一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存。夫妻双方如果眼中只有爱人,再无他人,则他们二人无异于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之外,其生活能美满幸福否?爱情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容易激扬澎湃而失去理智者,将家庭生活导之于礼,就是要使爱情不致于如洪水般泛滥而给夫妻双方及其他人带来伤害。礼,犹如河岸之堤坝,正是要使感情的洪流奔淌在合理有序的渠道内。礼,并不是要束缚感情;恰恰相反,礼使感情更有保障,使爱情之花更加绚烂芬芳。中国人说:“发乎情,止乎礼”,正是这个道理。在感情的处理上,中国人的方式岂不比西方人更富人性,更科学,更合理?
汉代梁鸿孟光,举案齐眉,相敬如宾。唐人张敞,每日为其妻画眉,且谓闺房之乐有甚于此者。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,使夫妻间感情绵长深厚,婉约蕴籍,其缠绵悱恻之情比之西方,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如王实甫之《西厢记·离宫》: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。恨相见得迟,怨归去得疾。柳丝长玉骢难系,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”。宋人贺铸《半死桐》:“重过阊门万事非,同来何事不同归?梧桐半死清霜后,头白鸳鸯失伴飞。”今人多认为传统婚姻制度乃封建礼教之产物,无一可取之处,则传统婚姻制度下尽是怨偶否?证之上述诸例,岂其然乎?现代自由恋爱而成婚者,就必定是佳偶乎?在现代个人主义的影响下,男女双方多抱有“合则留,不合则散”的心态,没有真心对对方的付出,没有考虑为夫为妻者之自身责任,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感受与要求,夫妻间的幸福感恐怕只比古人少,不比古人多。
夫妻乃五伦(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)之首。五伦是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中关系最为密切者,五伦之道处理好,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其他一切人际关系,人生莫大之幸福即由此而奠。五伦之道要求每一个人都各尽己责,如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君仁臣忠。而夫妻双方同样如此,夫有夫责,妻有妻责。夫主外,要成家立业,要养家糊口,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,努力以天下为己任;妻主内,要孝养公婆,要教育子女,要操持家务。固然现在妇女也广泛就业,丈夫也经常做家务,男女分工不必如此分明,但夫妻双方各有责任,不可推诿,此点则古今无异。人人都能尽职尽分,则必然家庭和睦;家庭和睦,其乐融融,则夫妻双方必定更感幸福,更加珍惜,二人间感情自可更加牢固。侬中有我,我中有侬,如胶似漆,岂不是爱情进一步之升华?礼,并没有束缚感情,而是使感情更有保障。
夫尽夫责,妻尽妻责,自可赢得对方之尊敬。夫知妻为贤妻良母,尽可放心委之家事而无后顾之忧;妻知夫为正人君子,自感终身有托而倍加珍惜此因缘、此家庭,如此则家庭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矣。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此其同心,源自互尊。对自己所尊敬之人,任何人都会心生景慕而不轻易放弃。有谁见虔诚的教徒轻易放弃教主、好学的学子轻易放弃良师?夫妻都认为对方是值得尊敬之人,其对家庭已做出了莫大的牺牲,自会心存感恩,心存报恩,希望与对方长相厮守还来不及,怎么会有放弃、离婚的念头呢?所以中国人说夫妻要“相敬如宾”“爱敬有加”。夫妻间的敬,并不是陌生人间的客气,而是基于对对方人格的敬重而产生的景慕追随心理,这是爱情的又一升华。
今人多以为夫妻间只需有爱,无须有敬。只是喜欢对方,而对之无尊敬之情,岂不是视对方如一只小猫小狗?对宠物自可玩弄,必要时可以抛弃;对爱人亦可把玩,必要时亦可抛弃而不心痛。只爱无敬之心理乃如此。夫不尽夫责,妻不敢终身以托,故随时求去;妻不尽妻责,夫视之如累赘,故愿舍之再娶。现代人高唱人权自由,少提责任义务,于家庭中夫妻之道亦如此,遂致夫妻间少真情,少敬重,少追随,少厮守,多仳离,多破裂,多冷漠,多伤害。人之一生,关系最亲密者无过于夫妻,夫妻相处如此无情无义,则人生有何幸福可言?现代个人主义流弊之深之广,岂不显而易见?
夫妻之间,仅有爱情是不够的。